交通事故诉讼原告要做好哪些准备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诉讼原告要做好哪些准备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30

 
261012
导读:从《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来看,作为原告一方在起诉之后,其实会承担最初的举证责任,因为民事诉讼中适用的是谁主张谁取证的原则。因而此时原告一方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样最终的判决、裁定结果才有可能对自己有利。那交通事故诉讼原告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交通事故诉讼原告的准备工作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作为原告一方在起诉之后,需要承担最初的举证责任。因此,原告在交通事故诉讼中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以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判决结果。

1、准备财产保全(可选)

根据具体情况,原告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在诉前进行财产保全。如果需要财产保全,必须在保全后的15日内提起诉讼。

2、准备民事诉状和证据

根据被告人数加一份,原告需要向法院递交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

3、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起诉

有管辖权的法院可以是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或被告所在地法院(如果被告经常居住地与被告所在地不一致,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也可以作为有管辖权的法院)。如果需要申请伤残鉴定或三期鉴定,也可以同时以申请书形式提交给立案庭。

4、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满足起诉条件的情况下,法院会受理审查,并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5、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

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被告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在交通事故律师的申请下,法院可能会进行调查取证,并追加必要的共同诉讼人。

6、开庭审理阶段

在开庭前,法院会通知当事人和他们的交通事故律师,并公告开庭的时间、地点以及当事人的姓名和案由。开庭后,法庭会进行相关程序,包括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等。然后进入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或交通事故律师的陈述、证人作证、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的出示,以及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宣读。随后进入辩论环节,包括原告或交通事故律师的发言、被告的答辩、第三人的发言或答辩,以及双方的互相辩论。最后,审判长会询问各方意见,结束开庭审理阶段。

7、判决和裁定阶段

法院必须公开判决,并送达判决书。当事人可以提出上诉,进入上诉审理程序。判决书生效。

8、申请强制执行阶段

交通事故律师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结语

交通事故诉讼原告需要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同时,被告方也需要充分准备,以争取有利的判决。如果需要,可以委托专业律师提供帮助,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 交通事故认定纠错机制的缺失导致当事人无法得到救济
  3. 交通事故诉前鉴定后多久立案
  4. 电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解析
  5. 交通事故赔偿找不到车主是否可以起诉?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状范本
  2.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程序
  3. 道路交通事故诉讼范本
  4. 民事起诉状和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的提交
  5. 交通事故起诉材料清单
  6.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
  7.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材料清单
交通事故诉讼知识导航

事故纠纷解决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事故诉讼
  3. 交通肇事逃逸
  4.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5.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