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9-03
交通肇事撞人后逃逸,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情况,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逃逸导致人员死亡,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逃逸,逃逸的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存在过错,责任可以减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人将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无论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这一规定都会对逃逸者进行行政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对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情况,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逃逸导致人员死亡,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需要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如果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并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将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在这种情况下,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定最高刑罚为十五年,而故意杀人罪的最高刑罚为死刑。
一般情况下,交通肇事需要造成至少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然而,根据司法解释,如果造成一人以上重伤且负事故的主要或全部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构成犯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如果积极赔偿损失,可能会得到从宽处理。
如果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尽量记住以下对方车辆和个人特征,并及时报警: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当事故双方产生争议,无法友好协商或发生口角时,一方当事人可能会驾车离开现场。
当事故双方核实情况时,如果发现对方车辆无车牌、酒后驾车或非司机驾车等情况,一方当事人可能会逃离现场以避免法律处罚。
综上所述,如果发生交通意外撞车,应立即报警处理,而不是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将面临严重的刑事责任和法律制裁,公安机关还可能对肇事逃逸者进行行政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