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2-30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仍然属于逃逸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驾驶涉事机动车或者遗弃涉事机动车逃离现场,以逃避法律责任。这与肇事者是否自首无关。如果肇事者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那么可以视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法律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尤其是犯罪较轻的情况。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将承担刑事责任,并由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而对于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肇事者,交通管理部门也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当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时,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如果保险赔偿不足,根据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其赔偿责任不超过百分之十。如果交通事故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以下情形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后,一方反悔并报案。
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离开现场并及时报案。
当事人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因筹措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但已与伤者或其家属商定返回时间,并留下本人真实信息。
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
有证据证明当事人驾车离开现场时并不知道或无法察觉事故发生。
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现场,并及时报案。
总之,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仍然构成逃逸行为。对于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肇事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受害者的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用。如果只是车辆受损,保险公司将按照受害者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