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06
肇事逃逸的法院起诉书应当交给人民法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论是哪种犯罪行为,在定罪量刑阶段都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具体的量刑起点如下:
1. 负事故全部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刑期为有期徒刑四年。
2. 负事故主要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刑期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3. 负事故全部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刑期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
4. 负事故主要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刑期为有期徒刑七年。
5. 负事故同等责任,三人死亡且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刑期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
6. 逃逸致人死亡并同时导致其他后果的,对其他后果部分增加刑期,适用前两条的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以推卸、逃避责任为目的的行为。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指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行为人必须明知肇事行为,并具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能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以下情形之一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如果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后发生逃逸,将会面临加重处罚。因此,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应立即积极救助伤者,无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都不能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