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肇事逃逸案件:私了时赔偿金额的法律解释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2-04
导读:肇事逃逸案件的赔偿标准没有固定的参考依据,如果双方就民事赔偿的部分私了,赔偿标准可以由双方自行协商,在协商确定赔偿标准的时候,正常情况下应当要求受害人提供医院的收费凭证,工资收入,误工时间证明等相关材料,这样才能计算出赔偿标准。
一、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确定
车辆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不同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赔偿数额也不同。
交通事故致人身伤害的主要赔偿项目包括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等。每年7月左右,各省份会根据本地统计数据公布统一的赔偿标准。当事人需要提供与户籍情况、伤残等级、家庭成员中被抚养人情况、个人收入情况、住院治疗护理情况等相关因素有关的证据,以确定赔偿数额。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
-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 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 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 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 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 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 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 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虽然肇事逃逸的行为是违法的,但国家并没有规定肇事逃逸必须赔偿多少钱。在交通肇事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况下,双方只能私下解决民事赔偿部分,支付赔偿金后,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