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9-08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点进行:
1. 人体伤后治疗效果。
2. 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
3. 交通事故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后遗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评定需要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
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为:
-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0元人民币。
-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0元人民币。
-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人民币。
同时,伤者的损失在对方车辆交强险限额内由保险公司赔偿,超过部分由肇事方承担。
交通事故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这些赔偿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一次性结算费用。
交通事故赔偿有以下时效限制:
- 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伤害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受害人应在治疗终结后3年内向对方主张赔偿,否则诉讼时效过期。
- 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
- 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
如果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则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诉讼时效的计算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诉讼时效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而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只要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时效就不开始计算。
2. 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应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伤情明显的,应从伤害之日起计算;伤情需要治疗的,应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伤情当时不能发现的,应从伤情被发现之日起计算,需有相关证据证明后发现的伤情为交通事故所致。
3. 对于交通事故涉及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一年内未调解的,自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第二天开始计算;调解终结后或双方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后逾期不履行的,诉讼时效按照调解协议确定的履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对于没有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两年。
4. 受伤人员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结案或经人民法院审理结案后出现与道路交通事故有关的后遗症,可以起诉治疗后遗症引起的相关费用,诉讼时效从后遗症确诊之日或医疗部门、鉴定机构确认后遗症与交通事故关系之日起计算。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在事故中受伤,则诉讼时效为一年。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限内才能提起诉讼,并要求全责方赔偿相关费用,如车辆损失、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等。如果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则可能判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