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法律知识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22

 
256905
导读:对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既遂犯可以判三年到十有期徒刑,该行为导致受害者重伤或死亡的,需要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抽象危险犯,并且是公诉案件,不可以由受害者自己去法院起诉。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刑事责任追究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刑事责任

1. 刑罚幅度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一般会追究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损失重大的,会追究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刑事责任。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投放危险物质罪属于抽象危险犯,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论处。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特指单位场所的正常秩序以及社会日常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秩序。

2.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1. 行为人必须通过“投放行为”传达出恐怖信息。
  2. 恐怖信息的物质载体要使人产生恐惧心理,行为人投入的东西必须在外观上足以让一般人相信是“危险物质”。
  3. 投放行为的对象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人,但引起的是旁观群众和社会大众的恐慌。
  4. 投放行为必须具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节。

3.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 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如果行为人没有借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扰乱社会秩序的故意,即使在客观上使他人误认为行为人是在投放危险物质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也不能构成本罪。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后,行为人将承担法律责任。检察院应出具逮捕证,公安机构负责逮捕犯罪嫌疑人,并将其送到看守所关押。在此期间,需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延伸阅读
  1.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本质
  2. 投放危险物质罪按规定该如何去判刑
  3. 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中止
  4.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法律解析
  5.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定义及要件

犯罪热门知识

  1.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2.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3.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4. 刑事犯罪行为的状态及其法律后果
  5.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6. 从犯和共犯的判刑一样的是对的吗
  7.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