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5-09
强迫交易罪中,行为人通过强迫交易或服务活动来获取非法利益,其犯罪故意明显具有获利性。寻衅滋事罪中,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破坏,带着破坏公共秩序心理进行行为,蔑视法律和社会公德,寻求刺激。
强迫交易罪对公私财物的占有是通过间接、有偿的交易活动实现的,需要进行一定的交易或提供服务。寻衅滋事罪中的强拿硬要是直接、无偿的强行拿取或索要财物,不需要进行交易活动。
寻衅滋事罪中的强拿硬要行为对象是不特定人的财物,没有特定目标。而强迫交易罪的行为对象是与行为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商品交易和服务活动的当事人。
强迫交易行为是一种扰乱市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但为了避免对社会造成过大的打击,我国法律规定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情节严重包括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获利数额较大、多次强迫交易、社会影响恶劣、给被害人及家庭带来严重后果、严重扰乱市场和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强迫交易。
强迫交易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交易事实,即使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易,是一方强求另一方接受的交易。如果没有这种交易存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则应认定为抢劫行为,而不构成强迫交易罪。
在实施强迫交易罪的过程中,行为人可能会导致伤亡。如果导致伤亡,虽然与强迫交易罪与伤害罪、杀人罪之间存在关联,但不应按照牵连犯罪处罚原则处理,而应分别定罪量刑,根据想象竞合原则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根据刑罚法定原则,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在构成条件上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不构成强迫交易罪的强迫交易行为,不能牵强附会地解释为寻衅滋事罪中的强拿硬要行为,以增加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应正确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