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规定擅自贩卖他人房产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有期徒刑法律知识

法律界规定擅自贩卖他人房产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2-10-31

 
255920
导读:这种情况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罪,也可以认定为逃脱罪,都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认定为前者的,可以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还要处一定数额的罚金,认定为后者的,可以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逃逸罪的构成和刑罚

1. 逃逸罪的构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逃逸罪的构成要求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脱逃,其中刑拘也包括在该范围之内。如果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脱逃,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

2. 劫夺押解途中的逃逸罪

如果在押解途中,有人劫夺了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

3. 交通肇事逃逸罪

犯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行为将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根据情节不同,将面临不同的刑罚。如果犯交通肇事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如果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如果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

二、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

当肇事者违章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但肇事者未因逃逸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肇事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1. 没有造成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后果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得到他人的及时救助而脱离危险,没有造成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后果。

2. 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无因果关系

虽然在逃逸过程中发生了被害人死亡,但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3. 没有造成死亡的现实危险性

行为人肇事将他人撞成重伤,但并不具有使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

三、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条件

要认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构成交通肇事罪

行为人需要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逃逸罪的前提条件。

2. 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

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这是逃逸罪的主观目的条件。

3. 存在逃跑行为

行为人必须有逃跑行为,才能构成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罪。

4. 逃跑的时间和地点

逃跑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认定交通事故逃逸的条件之一。

总结起来,犯罪后逃逸可能涉及逃脱罪或交通肇事逃逸罪。如果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只需要对肇事司机进行行政处罚,如吊销驾驶证、拘留15天并处200~2000元罚款。但如果逃逸行为导致受害者轻伤及以上,就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深入解读治安处罚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2. 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法律责任与后果
  3. 行政拘留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辨析
  4. 故意伤害是否能和解
  5. 拒不执行判决罪的法律责任与判决书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含义
  2. 卖伪劣假冒机油是否构成犯罪?
  3.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法律责任
  4. 我国刑法分则对裁量罚金数额的规定
  5. 刑法第54条:剥夺政治权利的定义
  6. 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期间有案底吗
  7. 剥夺政治权利由谁执行刑罚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