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4 更新时间:2023-06-28
在公司欠税款无法偿还的情况下,法人将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独立承担民事义务,法定代表人对企业债务不承担责任。然而,如果欠税是由于法定代表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公司股东有权要求法定代表人承担侵权责任,并可能面临刑事追究。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法人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法人组织的设立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包括组织机构、设立方式、经营范围和方式等。
例如,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条例》的规定,烟草属于国家专营,非国家专营组织不得成立从事烟草经营的法人。
(2)法人成立的审核和登记程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例如,根据《基金会管理办法》规定,建立基金会必须经过归口管理部门报经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并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发放许可证,方可取得法人资格。
法人必须拥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这是法人开展活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和保障。
对于企业法人而言,其必须具备法定的最低财产限额。
例如,《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是负有限责任的法人,但注册资本必须不少于3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
对于非企业法人而言,其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法律上并未规定具体经费数额要求。
法人的名称是其拥有独立人格的标志,也是区别于其他法人的标志。法人的名称权是财产性权利,除了享有专用权之外,还可以转让、出售。
法人的组织机构是对内管理法人事务和对外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机构总称,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例如,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架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法人的场所是法人从事经营和民事活动的基本条件,法人必须拥有自己的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法人的场所与法人的住所不同,法人的住所只有一个,而场所可以有多个,包括分支机构的场所。
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当关注公司设立所需的金额标准以及公司成立后的登记注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