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6-13
根据最新法律规定,原先的《继承法》已经废止,现行的遗产和继承相关规定需要根据《民法典》中的规定进行执行。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但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财产是不允许继承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如果有遗嘱的情况下,应当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如果存在遗赠扶养协议,应当按照协议办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如果没有表示放弃继承,将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应当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如果到期没有表示,将视为放弃受遗赠。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除非涉及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况)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总结来说,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才能开始。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权益。最后,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自然死亡后的个人合法财产,如果涉及不合法的财产,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和依法处理。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进行了遗嘱规划,那么遗嘱将成为对遗产分配的主要依据,顺位继承将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