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6-25
王某和张某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但公司经营一直不景气。一年后,他们邀请韩某投资50万元入股。为了简化手续,三人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东变更登记手续,也没有在公司原始章程上签名,只是出具了一张财务专用章加盖的收条,注明是投资款。此后,陈某参与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并领取了利润。三年后,由于公司的效益大增,王某和张某声称韩某的投资是借款,并要求将款项归还给韩某,并要求韩某退出公司。韩某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韩某诉请法院确认其股东资格。
法院认为:韩某是公司的隐名股东,享有股东资格。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登记并不是最终或唯一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隐名投资是指实际出资方与工商登记材料中记载的股东不一致的法律现象。根据国务院《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司发生重大事项变更时,应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增加股东和注册资本都属于重大事项变更。第三方入股属于公司股东的内部行为,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等的变更登记。然而,由于该规定在立法上滞后于经济发展,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对此进行了补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记载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名册中的股东向公司主张股东权利,公司无相反证据证明其请求无理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有限责任公司没有准备股东名册,或者因股东名册登记管理不规范,未及时将出资人或受让人记载于股东名册,但以其他形式认可出资人或受让人股东身份的,出资人或受让人可以向公司主张权利。根据此规定,韩某属于未及时将出资人或受让人记载于股东名册的情况。同时,韩某的身份得到了其他形式的认可,如加盖了公司财务专用章的收条,收条明确了该款项是投资款,并且韩某实际参与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并领取了利润。
韩某应当享有股东的权利,并承担股东的义务。一方面,公司的全部股东,即王某和张某,明知实际出资人是陈某,当时韩某的目的是成为公司股东,王某和张某也要求韩某成为公司股东,双方的意思表示是真实且一致的,事后公司也已经认可韩某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可以确定实际出资人韩某享有公司股权。另一方面,在我国,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既然韩某享有公司股权,那么也必须承担股东的义务。在公司破产或倒闭时,韩某应与其他股东一起对公司资产承担清算责任。当然,如果“隐名股东”故意规避公司法和行政管理规定,将风险转嫁给他人,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韩某有权通过诉讼确认其股东身份,并要求依法进行登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人在履行出资义务或股权受让人受让股权后,如果公司未向其签发出资证明书或未将其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履行签发证明书的义务。有限责任公司应根据公司登记条例将出资人或股权受让人作为公司股东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或变更登记。如果公司不申请登记,出资人或受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其享有公司股权并要求公司履行登记义务。如果公司仅以未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股东登记为抗辩理由,人民法院不支持其抗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