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7-07
离婚并不意味着必须进行财产分割。如果离婚双方已经就财产等事项达成协议,那么就不需要进行财产分割。
只有在需要进行诉讼离婚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财产分割公证。否则,可能会导致无法交易房产等问题。
1、办理财产分割公证(如果已有离婚判决书,则不需要办理公证)。
2、办理财产转移手续。
3、申请免征契税并办理房屋管理局手续。
4、办理财产分割登记手续并缴纳登记费用。
1、房地产证(如有共有证的,需备份)、申请人身份证件、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和委托书。
根据离婚财产分割方式进行房屋产权分割,个人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然而,个人转让离婚财产房屋所得需要扣除相应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按规定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相应财产原值是指房屋初次购置原值和相关税费之和乘以转让者占房屋所有权比例。
2、离婚判决书(需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如由初级人民法院判决的,需提供民事调解书或生效书)或离婚协议书(需经区级以上公证处公证,未经公证的需夫妻双方亲自到场办理财产分割登记)或离婚证(背后需注明财产分配情况)。
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发生后,权利人应在相关法律文件生效或事实发生后申请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
1、房屋所有权人的姓名或名称变更。
2、房屋坐落的街道、门牌号或房屋名称变更。
3、房屋面积增加或减少。
4、同一所有权人分割或合并房屋。
5、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如果夫妻之间确实感情破裂,婚姻关系无法继续存在,夫妻双方可以选择离婚。在解除婚姻关系的同时,必然涉及财产分割问题。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到相关公证机关办理夫妻财产分割的协议登记,按照法定规定进行财产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