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运输假币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法律知识

刑法中运输假币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28

 
243082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的,构成运输假币罪,应予立案追诉。关于刑法中运输假币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刑法中运输假币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1.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的,构成运输假币罪,应予立案追诉。行为人犯此罪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购买运输假币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构成这三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货币不是商品,不能出售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用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某一货币的情况。只有伪造的货币,才能有以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或者购买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出售者还是购买者,其主观上想牟取非法利益,发不义之财的目的不言自明。至于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在主观上也有故意。如果托运人并未向承运人如实告知所运货物的真实情况,因受蒙骗等原因不知道所运输的是伪造的货币的,不构成犯罪。

2.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出售伪造的货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以各种方式或途径,以一定的价格卖出伪造的货币的行为。“购买伪造的货币”,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价格用货币买入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明明知道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或者以其他方式将伪造的货币从一地运往另外一地的行为。

3.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立案标准
  2. 卖假货的立案标准是多少
  3. 打人者跑了构成什么罪
  4.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5. 民间套路贷立案标准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个人声明书范本怎么写
  2. 非法开采行政处罚立案标准
  3. 房屋被强拆了上诉有时效期吗
  4. 拆迁补偿不合理起诉时效为多长时间
  5. 侵权纠纷起诉后多久立案
  6. 土地被征用行政诉讼时效是几年
  7. 贩卖毒品罪的辩护词怎么写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