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终止的方式具体分为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外商投资企业 > 外资企业法律知识

外资企业终止的方式具体分为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0-05-25

 
24124
外资企业终止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

1、经营期限到期。部分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设立的外资企业,经营期限已届满,投资人无心延长期限继续经营,而宣布终止清算。

2、投资决策失误。企业设立前,投资人未对市场、政策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草率决策,导致投资决策失误,最终只能以终止企业而告终。

3、经营性亏损。企业经营不善或经营环境恶化,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若继续经营下去,还会导致更大亏损。大多数关门的企业都是基于这个原因决定终止。

4、中外合资(合作)者发生较大意见分歧。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投资人,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在合资(合作)企业生产经营等重大事项方面发生较大分歧,最终分道扬镳。

5、境外投资公司发生重大变动。境外母公司发生股权转让、大股东易人或亡故等变动,股权购买人或继承人无力经营,或境外投资人对全球市场布局发生发变化决定撤出中国,导致公司终止清算。

6、公司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7、公司被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解散或宣告破产。

从经营期限角度可分为两种,一是经营期限届满时的正常终止(投资人决定延期经营的除外);一是经营期限届满前的非正常终止。

从投资人的主观意愿角度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投资人主动决定终止(包括企业继续存在,但投资人将出资转让给其他人,退出该企业);一是因客观原因,企业无法继续经营,不得不终止,例如法院裁定破产或行政机关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设立许可或撤销公司设立登记的。

外资企业终止的方式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1、主动自行清算;

2、被工商局处罚吊销营业执照,被迫清算;

3、不清算,被债权人申请到法院,由法院指定清算;(《公司法》184条)

4、不经营或停止经营,投资人或管理人员撤离;

5、将股权全部转让出去,以股权转让方式回收投资或转让投资义务、转让全部债权债务;

6、以变卖资产方式回收投资,然后进行清算或非法撤离;

上述几种情形中,除了股权转让方式之外,其他几种方式都将导致外资企业法律人格的消灭,应当依据法律程序进行清算。

延伸阅读
  1. 债务重组主要有哪些方式
  2. 注册个人独资企业
  3.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是什么
  4. 股权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5. 土地是挂牌出让的单位房能买吗

外商投资企业热门知识

  1. 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股权转让给外国公司的价格是否有规定
  2. 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职责是什么
  3. 中外合资企业能破产吗
  4. 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5. 外商投资性公司经营范围放宽:法律专家解读影响与展望
  6. 外资企业法人变更有哪些程序
  7. 国内专属管辖的范围有哪些
外商投资企业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