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04
1、刑罚确定:一般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的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行指的是过失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投毒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本条增加了投毒这种行为方式。对于投毒行为,直接适用本条的规定。因此,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
2、投毒罪与以投毒为手段的行为的区别:无论在何种场合投毒,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导致不特定多人或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被视为投毒罪。如果投毒行为只是针对特定个人、特定个人家庭饲养的禽畜、承包的鱼塘等,并有意识地将损害结果限制在这个局部范围内,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那么就不应定为投毒罪,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定为其他罪行,如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3、投毒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违反毒害性物品管理规定,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身伤亡。然而,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且只能由过失构成;而投毒罪则不受这个范围的限制,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4、投毒罪与环境污染行为的界限:环境污染是指工厂、企业、事业和科研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任意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破坏自然资源,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能治理而不治理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的危害后果有时与投毒罪相似,但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与投毒罪是不同的。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属于典型的过失犯罪。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