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与股权质押融资的区别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2-25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的定义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是指计划在深市、沪市以及香港等地上市的公司股票,通过将其以质押的方式提供给第三方公司,以获取一定金额的融资款项,用于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或其他用途。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的优势
1. 更容易获取融资款项
相比于上市公司信用贷款,股票质押融资更容易获得融资款项。因为上市公司股票具有一定的流通性和市场性,金融机构在企业违约等情况下,可以变现质押的股票以弥补损失。
2. 低利率
与上市公司信用贷款相比,股票质押的利率较低。流通股票的利率优于限售股票。大多数银行提供这种融资业务,但与非银行机构相比,银行的股票质押额度较低,但利率相对较便宜。
3. 融资额度
一般来说,股票质押的额度在股票市值的4%至7%之间。流通股票的额度优于限售股票。主板股票和中小板股票的额度优于创业板股票。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的准入条件
1. 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或至少连续两年处于盈利状态。
2. 企业没有不良信息,没有涉及不良诉讼。
3. 企业非ST(特别处理)。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的定义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是指股权持有人(即出质人)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担保,向债权人(即质押权人)借入资金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股权质押的主要形式包括股票质押贷款、股票质押式回购和融资融券等。质押权人包括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少量非金融企业。对于持股超过5%的大股东来说,股权质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自身或相关方获得信贷资金。主要原因包括大股东或关联方因资金紧张而进行股份质押融资,大股东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作为增加投资杠杆的方式,在不影响对上市公司的表决权、资产收益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的情况下,扩大对资源的利用。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后,部分大股东为提升上市公司价值采取措施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包括为上市公司获取信贷资金提供股权质押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