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30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以及生产、经营的收益等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对于股票的增值部分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的收益,只要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就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的规定,如果对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存在困难,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有力证据,且法院无法查实,那么将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因此,具体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来确定。
股票的价格不断变化,对于一方婚前开设股票账户并在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的情况,法院一般会认定为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并进行平均分割。如果能够证明婚前和婚后股票账户中的金额,可以将婚后增值的部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婚前部分仍然属于个人婚前财产。
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中的股票投资以及股票增值部分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股票的分割方式一般包括三种:直接按照现有股票数量分割、采取竞买方式分割、对价支付分割。如果双方就股票价格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选择一个时间点来确定股票的现值,这个时间点可能是案件受理的时间、开庭时间或者判决时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财产是基于原个人财产的自然增值而增值,例如房产、债券、基金、黄金或古董等财产,那么增值部分仅是个人财产的形态变化,性质上仍属于个人所有财产。抛售后增值的部分是基于原物交换价值的上升所致,仍然归个人所有。
然而,对于股票而言,存在技术操作等问题。如果一方在婚前使用个人财产进行股票投资,婚后自行操作使股票增值,那么股票及其增值部分都应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如果一方在婚前使用个人财产进行股票投资,婚后由另一方进行操作使股票增值,那么原股票价值属于婚前个人财产,而增值部分因为夫妻共同劳动的凝结,应属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