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诽谤罪立案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法律知识

造谣诽谤罪立案标准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2-06-27

 
232679

我们知道,诽谤他人是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被侵权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民事赔偿。如果构成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那么,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手心律师网整理了以下内容来回答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谣言和诽谤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246条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

诽谤是一种情节犯罪,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构成诽谤罪的,应予立案侦查。

二、如何提起诽谤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公诉程序的适用条件

根据《解释》,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包括以下七种情况:

  1.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2. 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3. 引发种族和宗教冲突的
  4. 多人诽谤造成恶劣影响的
  5. 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6. 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7.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根据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情节严重”,可以构成诽谤罪。

三、如何认定诽谤罪?

1. 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本罪的客体是自然人。

2. 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 必须存在捏造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传播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客观事实,即使有损他人人格,名誉,不构成本罪。
  2. 肯定有传播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它在社会上公开传播。传播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口头传播。;另一个是文字,也就是海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传播信件等。所谓“足以贬损”,指捏造、散布的可能完全贬损他人人格的虚假事实,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对被害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你散布虚假事实,但不可能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或者不伤害他人的人格,名誉,不构成诽谤罪。
  3. 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内容中知道受害者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就不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不能以诽谤罪处理。
  4.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必须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情节不严重的,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对他人人格、名誉造成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导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等。

3.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4. 主观要件

主观上,本罪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在散布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损害他人名誉的有害结果,并希望这样的结果发生。演员的目的就是给别人抹黑。

以上是对诽谤罪立案标准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延伸阅读
  1.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2. 挪用公款立案标准解析
  3. 网络诽谤罪的立案程序及要点
  4. 诬告诽谤罪立案标准及其适用范围
  5. 诽谤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2.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3.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
  4.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