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1-20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我国党对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的要求。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党对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特别是股份制的认识不断深化。
推行股份制能够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通过发展股份制,国有资本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同时,推行股份制有利于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股份制企业提供了一种明晰的财产组织形式,便于国有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流动。此外,推行股份制还有利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的市场主体。
为了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们应该对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今后新建的企业要注重采用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时,要结合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发展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在推行股份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完善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此外,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同时,还应该尽快培育形成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建立规范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资本在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的流动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