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2-05-25
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是指: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内不得再犯罪,否则将撤销缓刑并判处一年监禁。同时,在两年内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并且符合缓刑规定后也无需继续服刑。如果在缓刑期满的两年内再次犯罪或者有违法犯罪行为,违反缓刑规定的将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缓刑是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考验期内不附条件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其罪行严重且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不能适用缓刑。
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必须具有相对较轻的犯罪情节、良好的悔罪表现,并对社会没有危害。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累犯不得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具有不可救药性、主观恶性大且人身危险性高。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主刑之外被判处附加刑的情况下,附加刑仍应执行,不受主刑缓刑的影响。
缓刑考验期是指对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一定期限的考察。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得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
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缓刑规定的情况,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试用期内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试用期的缓刑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确定日期为判决生效的日期。判决前羁押的时间不能抵押缓刑考验期。
缓刑犯的调查处理有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或者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未判决的罪行,应当撤销缓刑并对新犯的罪行或新发现的罪行作出判决,根据刑法第9条实行数罪并罚。
如果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缓刑监督管理规定,并且情节严重,应当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
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上述情况,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并应当公开宣告。
中国刑法还规定了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特别缓刑制度。在战时,如果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可以暂缓执行刑罚,允许其戴罪立功。如果确有立功表现,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综上所述,缓刑制度有相关的规定,否则将撤销缓刑并继续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