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2-05-19
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裁决。
(一)行政强制: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行政裁决书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拆迁管理部门可以提请公安部门进行行政强制拆迁。
(二)司法强制: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裁决书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强制拆迁。在实施强制拆迁之前,拆迁人应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涉及被拆除房屋的相关事项。行政强制和司法强制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拆迁管理部门在提请或申请强制拆迁时必须谨慎处理。
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协议约定的搬迁期内拒绝搬迁,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应根据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货币补偿是通过专业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估价,生成有据可循的补偿金额。以下介绍三种法定评估依据:
1) 市场评估价:由符合规定的专业估价机构根据估价目的、原则和程序,在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对被拆迁房屋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
2) 商品房交易均价:由相关部门定期汇总测定并公布的同区域同类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价格。
3) 重置价:由估价机构根据估价时点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按照价格水平判定出重新建造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状态建筑物的正常价格。
以上三种价格都是拆迁补偿的法定依据,但在不同情形下适用不同。
产权置换根据评估方法的不同,有两种置换方式:
1) 价值标准产权置换:根据法定程序,通过对被拆迁人房屋的产权价值进行评估,以新建房屋的产权等价置换。
2) 面积标准产权置换:以房屋建筑面积为基础,在应安置面积内不结算差价的异地产权房屋调换。
产权置换分为两种形式:
1) 异地安置:由于开发商项目不涉及住宅或该地块容积率原因,无法进行回迁安置,只能在其他地块上新建安置房,并通过产权的增减尽量实现等价价值的产权置换。
2) 回迁安置:开发商拆迁重建项目能够完成回迁安置,通过产权置换比例实现回迁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