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2-04-11
1. 若员工为直接责任人员,则将面临刑事处罚,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1.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 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3. 犯罪客体为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4.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