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2-03-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后,一般情况下应抚养孩子至十八岁。然而,如果子女已满十六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并且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且能够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话,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子女在必要时可以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为子女十八周岁。对于十六周岁以上但未满十八周岁,并且能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子女,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根据父母的职业情况,抚养费原则上应定期给付。如果父母一方有固定收入或者虽然没有固定收入但每月都有相当收入,应按月给付孩子的抚养费。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收入较高的父母也可以选择按季或年给付抚养费。
在某些情况下,抚养费也可以一次性给付。例如,当事人具备充分的经济能力并且有条件一次性给付孩子抚养费;此外,对于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同胞的离婚案件,一般会选择一次性给付子女抚育费,以避免以后执行困难。
特殊情况下,当事人无法以现金支付抚养费时,可以选择以物折抵。这主要适用于没有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一方。根据确定的抚养费数额,可以用属于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一方的财物,按相当数额折抵抚养费,并交付给抚养子女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