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11-26
大陆法系中的准无因管理概念的存在旨在弥补损害赔偿法对损害计算的不足。通过准用无因管理的概念,可以迫使侵权行为人归还其非法获利,从而为受害人提供更全面的救济。尽管在知识产权和侵权法领域已经有一些突破,但在我国侵权法的救济和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仍受到原告损害的限制。因此,保留准无因管理制度对于形成更完善的民事救济体系仍然是必要的。
为了建立更完善的民事救济体系,除了继续研究损害赔偿和实际履行这两种主导性的救济方法之外,还有必要借鉴英美法中的返还法理论,深入研究无因管理法理和不当得利法理。
在我国民事立法和理论中,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都被视为债权的一种类型,即二者都是产生于债权这一实体权利的方式。这与大陆法系重视实体权利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然而,对民事权利的救济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在合同法和侵权法领域,学者们已经对损害赔偿理论和实际履行理论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但对于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所代表的独特救济理念和方式却被忽视了。这些救济理念应当在民商法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在侵权法和合同法领域。
我们从“准无因管理”概念的讨论入手,通过具体案例和比较法分析,提出以下观点:大陆法系中的准无因管理概念的存在是为了弥补侵权法和合同法在提供充分救济方面的不足。如果侵权法中的救济理论得到充分发展,传统的侵权法救济得到灵活运用,那么准无因管理制度将不再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因此,初步论证借鉴英美法中的返还法理论,将无因管理制度作为民事救济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是必要的。
根据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即使事实上管理了他人的事务,但若欠缺“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意思”,原则上不能构成无因管理。下面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
甲明知道乙是某发明专利的权利人,自己没有该项专利,却仍然利用该专利生产产品,取得巨大的收益。
甲没有经过乙的许可,把乙的小说作品拍成电影,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这两个例子中,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没有某项知识产权,却擅自使用并获得丰厚利益,构成了典型的侵权行为。权利人原本可以按照侵权和不当得利的规则请求侵权人赔偿自己的损失,而无法适用无因管理的规则。然而,根据传统民法理论,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一般以本人的损失为准,不能包括侵权人以自身能力和技能等所获得的利益。如果能适用无因管理的规则,赔偿范围将不受本人损失范围的限制,侵权人有义务全部返还所得利益(当然,“侵权人”也可以根据无因管理规则保留部分利益作为“管理费用”)。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调整目的,司法机关可以准用无因管理的规则,为权利人提供更好的保护。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在传统债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