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2-21
私募发行是指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债券,一般以少数关系密切的单位和个人为发行对象,不对所有的投资者公开出售。具体发行对象有两类:
(1) 机构投资者,如大的金融机构或是与发行者有密切业务往来的企业等;
(2) 个人投资者,如发行单位自己的职工,或是使用发行单位产品的用户等。
私募发行一般多采取直接销售的方式,不经过证券发行中介机构,不必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发行注册手续,可以节省承销费用和注册费用,手续比较简便。然而,私募债券不能公开上市,流动性差,利率比公募债券高,发行数额一般不大。
公募发行是指公开向广泛不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债券。公募债券发行者必须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发行注册手续。由于发行数额一般较大,通常要委托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承销。公募债券信用度高,可以上市转让,因而发行利率一般比私募债券利率低。
根据证券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 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二) 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
(三) 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四) 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五) 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六)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发行债券是许多企业愿意选择的筹资方式。债券是企业直接向社会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既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国有独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了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发行公司债券。
1.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债券资金重点支持范围。
2. 充分发挥企业债券存续期较长、与项目投资回收期相匹配的优势,结合相关行业、产业项目运营和收益特点,优化专项债券还本付息方案设计。
3. 积极鼓励债券品种创新,支持以可续期债券、“债贷组合”以及项目收益债券方式发行专项债券。
4. 在统筹考虑具体行业和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偿债风险的基础上,对专项债券适当放宽部分企业债券现行审核政策。
5. 鼓励出台土地政策、价格政策、风险补偿等融资配套措施。
6. 创新专项债券增信方式,探索利用养老服务企业出让或租赁建设用地使用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知识产权以及城市停车设施产权、专项经营权、预期收益等资产为发债提供抵质押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