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法律法规有哪些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17
医患纠纷目前不少发生,他们之间的尖锐也是非常的严重,甚至一些人在纠纷中会做出偏激的事情,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要平和的解决纠纷还是要依靠相关的法律,那么,医患纠纷法律法规有哪些?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医患纠纷法律法规的概述
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民法通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侵权责任法》。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法律规范,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
医患纠纷处理的历史背景
在《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前,医患纠纷的处理采用了二元制,即根据损害的轻重程度来决定赔偿的金额。对于较轻的损害,适用民法通则进行赔偿,而对于较重的损害,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赔偿。这种处理机制导致了赔偿金额的不一致,进一步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同时,医疗事故的鉴定由医学会负责,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认为医院有利于医疗事故的处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地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用于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依据。然而,由于该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导致了医疗损害法律适用上的混乱。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医疗事故的赔偿将不再适用于该条例。然而,该条例的其他规定仍然有效,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仍然需要遵守义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仍然需要按照该条例处理医疗事故,司法机关仍然适用该条例追究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纠纷诉讼一审的注意事项
法院受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条件
在医疗纠纷案件的一审中,法院受理案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有明确的被告;
- 有明确的诉讼请求;
- 有明确的损害后果;
- 原被告双方确立了明确的医患关系;
- 受诉法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
原告起诉时应当准备的材料
原告在起诉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原告的身份证明;
- 被告的主体证明;
- 起诉状;
- 医疗病历资料;
- 损害后果的证明资料;
- 原告发生各种经济损失的证据材料。
原告起诉时应当交纳的费用
原告在起诉时需要交纳以下费用:
- 诉讼费:根据起诉标的的大小而不同;
- 律师费:根据原告与律师签订的《聘请律师合同》确定。
原告胜诉必须具备的条件
原告在医疗事故纠纷诉讼中胜诉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 有明确的损害后果;
- 医疗行为存在过错;
- 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诉讼时效内。
原告的举证责任
原告在医疗事故纠纷诉讼中需要承担以下举证责任:
- 证明原告与被告存在医患关系;
- 证明有损害后果。
被告的举证责任
被告在医疗事故纠纷诉讼中需要承担以下举证责任:
- 证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 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证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因果关系的途径
证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因果关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 法院根据审理直接认定;
- 通过医疗事故鉴定;
- 通过司法鉴定。
法院直接认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情形
法院可以直接认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情形包括:
- 医疗机构举证不能,如病历丢失、被证明病历虚假、超过举证期限不举证等;
- 医疗机构对重要的医疗风险不履行告知义务;
-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非法行医,如无上级医师指导的实习医师独立诊治病人造成损害后果;
- 提供不合格的药品或医疗器械;
- 医疗过错明显,如超药典剂量用药造成损害后果、未做药物过敏实验而应当做的、护理人员的错误操作、开错手术部位等;
- 其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