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医疗纠纷中医院的过错,怎么协商解决医疗纠纷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医疗纠纷中医院的过错,怎么协商解决医疗纠纷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9-25

 
188849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关于医疗纠纷的案件,医患关系极为紧张,医生因为患者家属的原因不能果断采取治疗手段,而患者不再信任医生的技术,这就使得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这明显不是个好现象,因此我们不能选择以逃避来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您整理关于如何认定医疗纠纷中医院的过错,怎么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医院过错认定的法律专业术语及原则

一、医学判断法则

根据医学判断法则,医疗专业者只要遵循专业标准作出决定,即使事后被认为决定错误,也不应负责任。医方在诊疗过程中,只要符合专业要求的注意、学识和技术标准,即使治疗结果不理想或发生不幸事件,医方无过错,不应承担责任。

二、可尊重的少数法则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不同医师可能持有不同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医师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不能因多数人同意某种治疗措施就认定其完全正确,也不能因为少数人认可的治疗方法而让其承担责任。只要医师采取的治疗方法符合专业标准,就不能认定其有过错。

三、最佳判断法则

医方在诊疗过程中,除了要符合专业标准的注意义务、学识和技术要求外,还必须做出最佳判断。如果医师的专业判断能力高于一般标准,并且明知一般标准要求的医疗方法具有不合理的危险性,法院对医师的注意义务要求更高。在适用最佳判断法则时,应非常小心。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最佳判断确定的治疗方法不增加患者危险或该治疗方法被认为符合可尊重的少数法则时,才能适用该原则。

四、允许风险法则

允许风险法则认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谋求社会进步,应允许威胁法益的人类活动存在。医学的进步使得过去被认为是绝症的疾病也有了治愈的可能,给患者和其家属带来了希望和欢乐,但新药的使用也会产生副作用。医学的进步是通过多次实验和失败得到的。因此,在判断医方过错时,应考虑允许风险法则的适用。

五、医疗紧急性与医疗尝试

医疗紧急性是指医疗判断时间紧促,无法进行详细的检查、观察和诊断,医生的注意能力也无法与平常时期相同。在医疗过失上,紧急性成为缓和注意义务的重要条件。医疗尝试是指任何医疗行为都具有抽象的威胁,医学理论需要依赖新药尝试或技能实验才能发展。在医疗尝试中,医生在未知领域中有注意义务。医生在进行新的医疗尝试时,除了需要患者的同意外,还需要慎重考虑患者的症状、体质、医院设备、医生能力和其他必要的实验和可能的危险,并提供周全的应急设备,否则将承担过错责任。

六、一般医师与专科医师的不同

在医疗行业中,存在着许多分工,包括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区分,以及医生、护士、检验师、麻醉师、药剂师等之间的区分。他们的注意标准应根据其所属专业进行判断。医院内有许多专科,每个科内都有专业医师。现在已经不再有全能医师,因此,专科医师的注意义务标准应高于一般医师。判断某医师是否为专科医师,不能仅以是否取得该专业的执业证书或类似资格证书为依据,而要看该医师是否以该专科的形态执业。如果医师能力不及专科医师水平,却强行从事该专科医师的工作,应从保护患者利益的角度出发,以专科医师的标准来判断该医师是否有过错。

七、地区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医师执业环境、医疗经验等也有地区性差异。在农村等偏远地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医务工作者对现代医疗知识和技术了解较少。因此,在判断医生是否尽到注意义务时,应以同地区或类似地区的医疗专业为依据。在判定医方过错时,应考虑地域、环境等地区性差别因素,既不纵容医方过错,又不对医方过于苛刻。

如何协商解决医疗纠纷

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可以采取协商解决的方式来维权。这种方式具有程序简单、处理速度快和赔偿迅速的优点。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医疗事故争议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医疗机构在协商解决后7天内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书面报告和协议书。然而,采取这种方式维权存在一些问题:1. 医疗机构通常不会认为自己及其医护人员的行为构成医疗事故,即使意识到错误,也会不承认。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维权。2. 双方对于患者人身损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在患者人身损害中负有多大责任以及现有疾病与人身损害之间的关系存在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需要委托医疗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可以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双方进行赔偿协商。3. 采取这种方式维权的患者需要注意,医疗行为涉及专业知识和科学性,医疗事故的索赔涉及医疗和法律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般患者或患者家属很难掌握准确的索赔标准。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双方签署的意见书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患者在签字前应慎重考虑相关问题,确保合法的索赔权益得到保障,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延伸阅读
  1. 宠物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如何认定?
  2. 医疗纠纷当事人可以申请鉴定吗
  3. 医疗事故报案流程是怎样的
  4.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是怎样认定,遇到医疗纠纷应该怎样处理
  5. 篡改病历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发生医疗事故该怎么赔偿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截肢赔偿案例
  2. 患者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医院提反诉是怎样的
  3. 医院有哪些权利义务,患者有哪些权利义务
  4. 内镜手术出事故保险公司最高赔20万
  5. 医生可以随意翻看病人资料吗
  6. 医疗器械需要强制认证吗
  7. 自杀未遂医疗费能报销吗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