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法律来解决医疗纠纷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如何运用法律来解决医疗纠纷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7-16

 
188608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的纠纷。那么,如何运用法律来解决医疗纠纷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来告诉大家。

运用法律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的医患纠纷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共同协商解决医患纠纷

医院方和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共同协商的方式解决医患纠纷。

二、卫生行政机关调解解决

卫生行政机关可以作为调解机构,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

三、直接向法院起诉

患者及家属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裁决。

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

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以下项目: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按照以下项目和标准进行:

(一)医疗费

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

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

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延伸阅读
  1. 医患双方矛盾中患者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2. 医患纠纷赔偿超过两万能否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
  3. 会泽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索赔快速解决
  4. 遇到医患纠纷怎么办
  5. 医疗侵权纠纷中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医疗机构一般对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2. 医疗纠纷申请再审之前的判决有效吗
  3. 医疗待遇的争议能诉讼吗
  4. 医疗纠纷时效过了会败诉吗
  5. 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案例学习
  6. 医院应该如何处理医疗事故
  7. 器官捐赠程序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的处理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解决途径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