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依据内容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依据内容有哪些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11-06

 
188594
医疗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处置措施,以防止对患者损害后果的扩大,减少给患者造成的损失,同时也有利于医疗事故的及时、妥善处理。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依据内容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依据内容有哪些

1.投诉与要求

当医疗纠纷发生时,患者及其家属有权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并提出查处要求。

2.保管与封存

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并封存相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或销毁。如果患者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调查与报告

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应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于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或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应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和处理。

4.法规与制度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需要熟悉相关法规和制度。

5.保卫与协助

如果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或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向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请求协助处理。

6.协商与解决

对于一般的医疗纠纷,调查后,可以由医务部门与患者协商解决。如果患者或家属不能接受解决方案,可以将调查结果报告给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7.研究与制订处理意见

医疗纠纷处理小组或医疗单位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并制订出处理意见。

8.商谈与协调

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将处理意见与患者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果确实是医疗单位的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经济补偿或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9.鉴定与申请

如果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如果患者或其近亲属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10.处理与依据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应根据鉴定结论和相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

11.诉讼与申请

如果患者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处理与判决

根据法院的判决结果,应作出相应处理。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的层级和程序
  2. 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
  3.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
  4. 医疗鉴定的时间期限及程序
  5.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4.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