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过敏如何鉴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过敏如何鉴定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5-01-23

 
18823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医疗纠纷是比较多的,而有些医疗事故是属于药物过敏造成的,出现医疗纠纷时,一般要确定医疗纠纷的原因,那么医疗纠纷过敏怎样鉴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医疗过敏纠纷的鉴定程序

一、封存和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当涉及到医疗纠纷且怀疑是由过敏引起时,当事人可以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并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以确定是否是过敏所致。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如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医患双方应共同封存和启封现场实物。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如果需要进行检验,应由双方共同指定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卫生行政部门将指定检验机构。

对于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封存血液的情况,医疗机构应通知提供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根据第二十条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情况,应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如果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且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

二、医疗事故赔偿的途径

在发生医疗事故时,家属常常会立即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明智。一般来说,应先经过医疗事故过错鉴定,确定过错责任的大小,然后再进行理赔。当然,也可以选择协商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赔偿问题。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

我们建议双方最好能达成赔偿协议,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相关事宜,也可以让受害人感到更加安心,尤其是在涉及到医疗死亡事件的情况下。

如果选择诉讼解决,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诉前准备:咨询医疗方面的专家,了解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如果没有过错,诉讼可以自行终止,以免浪费时间。如果得到积极答复表明存在过错,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准备工作。首先与医务科联系投诉,并要求复印诊疗病历。然后与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同时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可以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方需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对方过错的证据。在法律上,凡是有证据证明的,视为存在;凡是没有证据证明的,视为不存在。

2. 提起诉讼:到法院立案庭发起诉讼。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并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经过质证的病历将在第一次开庭后由法院移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因此,在首次开庭阶段,患方应该抓住机会,认真审查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尽可能排除对自己不利的病历资料,以外。根据以往经验,法官会要求患方列明要求。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诉讼的基本事项
  2.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3.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4.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5. 失业保险费及费率相关问题解析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必要资料
  2.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
  3.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
  4. 医疗事故鉴定条件及程序
  5. 法医鉴定结果出具时间规定
  6.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
  7. 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程序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