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神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国家精神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2-06

 
187810
我国的人口众多,在法律的制度方面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其中在补偿方面有一项为精神补偿,很多人都不清楚国家在精神补偿方面的标准,这就需要大家通过本文的内容进行相关的了解,才能知道具体的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家精神补偿标准的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条的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一) 侵权人的过错程度,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二) 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 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 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 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 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的规定。具体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来确定赔偿金数额。《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每日赔偿金的计算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来确定。《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赔偿金的计算如下:

(一) 造成身体伤害的,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赔偿。减少的收入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二) 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需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还应支付扶养无劳动能力人的生活费;

(三) 造成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人,还应支付生活费。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若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则生活费支付至十八周岁。对于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支付至死亡时止。

延伸阅读
  1. 发生的医患纠纷标准是怎样的
  2. 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的方式吗
  3.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标准以及公式是如何的
  4. 九级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什么样的
  5. 法律规定的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什么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赔偿诉讼的管辖是如何确定的
  2. 江苏省泰州市的国家赔偿计算方式有哪些
  3. 制造冤假错案怎么追责
  4. 警察办错案怎么追究
  5. 经侦办冤假错案怎么办
  6. 冤假错案是怎么来的
  7. 行政赔偿损失鉴定需要双方认可吗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