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人冤枉偷东西可以索赔吗
点击数:47 更新时间:2024-02-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偷东西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公民发现他人偷东西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构成犯罪的,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那么被他人冤枉偷东西可不可以索赔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被他人冤枉偷东西的索赔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被他人冤枉偷东西,而且被司法机构追究刑事责任,非法侵害了利益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申请国家赔偿。然而,被冤枉的人不能向冤枉自己的人请求赔偿。
国家赔偿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以下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 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 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如何认定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与错告或检举失实的界限
诬告陷害罪与错告或检举失实在客观上都表现为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的犯罪事实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区分它们的关键是,诬告陷害罪明知自己告发的是捏造的犯罪事实,具有陷害他人的故意;而错告或检举失实认为自己告发的是真实犯罪事实,没有陷害他人的故意。要判明这一点,就必须查明行为人告发的背景、原因、告发的事实来源、告发人与被告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然而,诬告陷害罪是对人身权利的犯罪,而诽谤罪是对名誉的犯罪。它们在构成要件上的主要区别是:
- 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而诽谤罪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则构成诽谤罪。
- 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旨在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而诽谤罪旨在破坏他人名誉。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都表现为陷害他人,但前者的法益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的法益是公民的民主权利。二者在构成要件上的区别是:
- 对象不同:诬告陷害罪的对象是一切公民;报复陷害罪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 主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行为表现不同:诬告陷害罪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 目的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一般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