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质量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部门可采取的措施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疫苗质量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部门可采取的措施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1-06

 
18702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疫苗生产和经营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疫苗质量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部门可采取什么措施?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疫苗质量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部门可采取的措施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疫苗质量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等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责任约谈、限期整改等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编造、散布虚假疫苗安全信息,或者在接种单位寻衅滋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传播媒介编造、散布虚假疫苗安全信息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医疗事故的赔偿有哪些

一、误工费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三、陪护费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四、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五、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六、丧葬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七、被扶养人生活费

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八、交通费

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九、住宿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精神损害抚慰金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延伸阅读
  1. 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的救济措施
  2. 110是否处理高空抛物
  3. 幼儿园安全活动高空坠物要怎么确定责任人
  4. 高空坠物是谁的责任
  5. 高空抛物找不到人怎么处理

行政监察热门知识

  1. 被农民举报,村干部会直接下岗吗
  2. 恶意诉讼的法律特征
  3. 辱骂接警人员的处罚措施
  4. 检察院对看守所的监督内容
  5. 官员双规期间家里会被监视吗?
  6. 恶意催款电话的举报方法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肃查处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犯罪案件的紧急通知》
行政监察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