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的通知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的通知是什么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7-21

 
186975
醉酒驾车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那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的通知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的通知

(法发[2009]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全国地方各中级人民法院,各大单位军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级法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动车辆数量和驾驶员人数猛增,无视交通管理法律法规,酒后乃至醉酒驾车的违法犯罪也日益增多,给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据公安机关统计,1998年,全国共发生5075起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案件,造成2363人死亡;2008年,发生7518起,死亡3060人;2009年1月至8月,共发生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醉酒驾车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危害更加严重,一次致多人死伤的案件屡有发生。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以来,成都、南京、杭州等地连续发生多起重大醉酒驾车肇事案件,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高度关注。

为依法严惩醉酒驾车犯罪,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充分发挥刑罚功能,有效遏制醉酒驾车犯罪的多发、高发态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2009年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醉酒驾车犯罪的法律适用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公布了两起醉酒驾车的犯罪典型案例。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对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指导意见及两起典型案例印发给你们,供审理相关案件时参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一日

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

为依法严肃处理醉酒驾车犯罪案件,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充分发挥刑罚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功能,有效遏制酒后和醉酒驾车犯罪的多发、高发态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有必要对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统一规范。

一、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醉酒驾车犯罪

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2009年9月8日公布的两起醉酒驾车犯罪案件中,被告人黎*全和被告人孙*铭都是在严重醉酒状态下驾车肇事,连续冲撞,造成重大伤亡。其中,黎*全驾车肇事后,不顾伤者及劝阻他的众多村民的安危,继续驾车行驶,致2人死亡,1人轻伤;孙*铭长期无证驾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在醉酒驾车与其他车辆追尾后,为逃逸继续驾车超限速行驶,先后与4辆正常行驶的轿车相撞,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被告人黎*全和被告人孙*铭在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继续驾车冲撞行驶,其主观上对他人伤亡的危害结果明显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二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当裁量刑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醉酒驾车,放任危害结果发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应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具体决定对被告人的刑罚时,要综合考虑此类犯罪的性质、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危害后果及其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一般情况下,醉酒驾车构成本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并不希望、也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犯罪,行为的主观恶性与以制造事端为目的而恶意驾车撞人并造成重大伤亡后果的直接故意犯罪有所不同,因此,在决定刑罚时,也应当有所区别。此外,醉酒状态下驾车,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实际有所减弱,量刑时也应酌情考虑。

被告人黎*全和被告人孙*铭醉酒驾车犯罪案件,依法没有适用死刑,而是分别判处无期徒刑,主要考虑到二被告人均系间接故意犯罪,与直接故意犯罪相比,主观恶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犯罪时驾驶车辆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被害方的谅解。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裁判对二被告人的量刑是适当的。

三、统一法律适用,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

为依法严肃处理醉酒驾车犯罪案件,遏制酒后和醉酒驾车对公共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警示、教育潜在违规驾驶人员,今后,对醉酒驾车,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的,一律按照本意见规定,并参照附发的典型案例,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

为维护生效裁判的既判力,稳定社会关系,对于此前已经处理过的将特定情形的醉酒驾车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应维持终审裁判,不再变动。

本意见执行中有何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层报最高人民法院。

附件

有关醉酒驾车犯罪案例

一、被告人黎*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被告人黎*全,男,汉族,*年4月30日生于广东省*市,初中文化,*市个体运输司机。1981年12月11日因犯抢劫罪、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2006年9月17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月28日被逮捕。

2006年9月16日18时50分许,被告人黎*全大量饮酒后,驾驶车牌号为粤******的面包车由南向北行驶至广东省*市*区*村治安亭附近路段时,从后面将骑自行车的被害人李*霞及其搭乘的儿子陈*宇撞倒,致陈*宇经伤。撞人后,黎*全继续开车前行,撞坏治安亭前的铁闸及旁边的柱子,又掉头由北往南*路方向快速行驶,车轮被卡在路边花地上。被害人梁*全(系黎*全的好友)及其他村民上前救助伤者并劝阻黎*全,黎*全加大油门驾车冲出花地,碾过李*霞后撞倒梁*全,致李*霞、梁*全死亡。黎*全驾车驶出路面外被治安队员及民警抓获。经检验,黎*全案发时血液中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369.9毫克/100毫升。

被告人黎*全在医院被约束至酒醒后,对作案具体过程无记忆,当得知自己撞死二人、撞伤一人时,十分懊悔。虽然其收入微薄,家庭生活困难,但仍多次表示要积极赔偿被害人亲属的经济损失。

广东省*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黎*全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2月7日以(2007)佛刑一初字第*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黎*全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黎*全提出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9月17日以(2007)粤高法刑一终字第*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被告人黎*全酒后驾车撞倒他人后,仍继续驾驶,冲撞人群,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黎*全醉酒驾车撞人,致二人死亡、一人轻伤,犯罪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应依法惩处。鉴于黎*全是在严重醉酒状态下犯罪,属间接故意犯罪,与蓄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直接故意犯罪有所不同;且其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依法可不判处死刑。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为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但量刑不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的规定,裁定不核准被告人黎*全死刑,撤销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7)粤高法刑一终字第*号刑事裁定,发回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期间,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同做了大量民事调解工作。被告人黎*全的亲属倾其所有,筹集15万元赔偿给被害方。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黎*全醉酒驾车撞倒李*霞所骑自行车后,尚知道驾驶车辆掉头行驶;在车轮被路边花地卡住的情况下,知道将车辆驾驶回路面,说明其案发时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黎*全撞人后,置被撞人员于不顾,也不顾在车前对其进行劝阻和救助伤者的众多村民,仍继续驾车企图离开现场,撞向已倒地的李*霞和救助群众梁*全,致二人死亡,说明其主观上对在场人员伤亡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间接故意。因此,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黎*全犯罪的情节恶劣,后果严重。但鉴于黎*全系间接故意犯罪,与蓄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直接故意犯罪相比,主观恶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犯罪时处于严重醉酒状态,辨认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了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依法可从轻处罚。据此,于2009年9月8日作出(2007)粤高法刑一终字第*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黎*全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被告人孙*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被告人孙*铭,男,汉族,*年5月9日出生于西藏自治区,高中文化,*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员工。2008年12月15日被刑事拘留,同月26日被逮捕。

2008年5月,被告人孙*铭购买一辆车牌号为川A43K**的别克轿车。之后,孙*铭在未取得驾驶证的情况下长期驾驶该车,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同年12月14日中午,孙*铭与其父母为亲属祝寿,大量饮酒。当日17时许,孙*铭驾驶其别克轿车行至四川省成都市*路“蓝谷地”路口时,从后面撞向与其同向行驶的车牌号为川A9T3**的一辆比亚迪轿车尾部。肇事后,孙*铭继续驾车超限速行驶,行至成*路“卓*城”路段时,越过中心黄色双实线,先后与对面车道正常行驶的车牌号分别为川AUZ8**的长安奔奔轿车、川AK17**的长安奥拓轿车、川AVD2**的福特蒙迪欧轿车、川AMC3**的奇瑞QQ轿车等4辆轿车相撞,造成车牌号为川AUZ8**的长安奔奔轿车上的张*全、尹*辉夫妇和金*民、张*秀夫妇死亡,代*秀重伤,以及公私财产损失5万余元。经鉴定,孙*铭驾驶的车辆碰撞前瞬间的行驶速度为134-138公里/小时;孙*铭案发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35.8毫克/100毫升。案发后,孙*铭的亲属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11.4万元。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孙*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7月22日以(2009)成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孙*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孙*铭提出上诉。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孙*铭之父孙林表示愿意代为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社会各界人士也积极捐款帮助赔偿。经法院主持调解,*林代表孙*铭与被害方达成民事赔偿协议,并在身患重病、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积极筹款赔偿了被害方经济损失,取得被害方一定程度的谅解。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孙*铭无视交通法规和公共安全,在未取得驾驶证的情况下,长期驾驶机动车辆,多次违反交通法规,且在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继续驾车超限速行驶,冲撞多辆车辆,造成数人伤亡的严重后果,说明其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间接故意,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孙*铭犯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但鉴于孙*铭是间接故意犯罪,不希望、也不积极追求危害后果发生,与直接故意驾车撞击车辆、行人的犯罪相比,主观恶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犯罪时处于严重醉酒状态,其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案发后,真诚悔罪,并通过亲属积极筹款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依法可从轻处罚。据此,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8日作出(2009)川刑终字第*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孙*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延伸阅读
  1.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婚姻家庭卷)
  2.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5号
  3. 特许经营权质押可以查封股权吗
  4. 离婚中出轨怎么判定
  5. 风险代理费可以由被告承担吗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不服两年前的判决可以反诉吗
  2. 开庭一年没判决怎么办
  3. 民事诉讼二审法官会换人吗
  4. 附条件不起诉后发现漏罪如何处理
  5. 合伙账目作假怎样起诉
  6. 强制医疗是终身的吗
  7. 韩星自杀案延期,我国关于延期审理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