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14
上诉人(原审原告)周某与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王某自由恋爱,2002年结婚2004年育有一子,后周某辞去工作照顾孩子和家庭。2009年周某认为王某有外遇,两人矛盾不断,直到2009年10月外出居住至今。
1、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如何认定?
2、夫妻财产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审案号:(2010)浦民一(民)初字第35634
二审案号:(2012)沪一中民二(民)终字第449
合议庭:张*佳(审判长、主审)、唐*芳、盛*玲
【一审法院】认为夫妻财产约定应当按照《婚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执行,即夫妻可以约定婚后财产的归属,但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本案的情况,一审法院认定双方的财产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一审法院判决如下:1、王某支付周某财产折价款50万元;2、周某支付王某财产折价款30万元。
周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夫妻财产约定是夫妻自愿约定的财产分割方式,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后财产的归属。根据本案的情况,二审法院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认定双方的财产约定有效。二审法院判决如下:1、王某支付周某财产折价款50万元;2、周某支付王某财产折价款30万元。
夫妻财产约定是夫妻双方根据自愿约定的财产分割方式。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后财产的归属,但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在本案中,双方通过自愿约定的方式对财产进行了分割,根据一审和二审法院的判决,双方的财产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在夫妻之间存在多份财产协议时,要确定以哪一份协议为准,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协议的时间顺序:根据时间顺序,最后签订的协议可能会被认为是最终的协议,取代之前的协议。但是,如果后续的协议只是对之前协议的修改或补充,那么之前的协议仍然有效。2. 协议的内容和范围:要考虑各个协议的具体内容和涉及的财产范围。如果有冲突或不一致的条款,可以根据协议的具体规定来确定如何解决。3. 协议的法律效力:要考虑协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是否违背了强制性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的原则。如果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那么该协议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综上所述,在确定夫妻之间存在多份财产协议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哪一份协议为准。在本案中,根据协议的时间顺序和内容,法院认定三份财产协议均为有效协议,但对其中的一项进行了部分修改,以保证公平和合理的分配夫妻财产。本案涉及三份财产协议,虽然都是有效协议,但内容各不相同。那么,应该以哪一份财产协议为准呢?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婚姻法》对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的立法精神是遵从夫妻双方对财产的自由约定。因此,在存在先后顺序不同的有效财产协议时,法院首先要认定每项协议是否有效,其次根据协议订立的时间来认定最终使用哪一份财产协议。
因此,在本案中,三份财产协议都是有效的情况下,应该认定最后一次订立的《婚姻财产约定补充协议二》为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依据。
上诉人(原审原告)陶某;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刘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周某。
陶某与周某于2005年登记结婚,2010年6月,刘某与周某发生婚外恋情。2011年7月,周某和刘某签订了一份名为“补偿协议”的协议,约定如下:
至此,周某总共支付了5万元补偿金。双方约定,之后不得在任何时间、采用任何方式打扰和影响对方的生活、工作和朋友关系。2011年7月15日,周某通过银行转账向刘某支付了2万元。后来,陶某将此事起诉至法院,请求判决:
一审案号:(2011)浦民一(民)初字第44104号
二审案号:(2012)沪一中民一(民)终字第1400号
二审合议庭成员:羊*发(审判长)、丁慧、孙-歆(主审法官)
一审法院认为,该协议涉及婚外恋情,从《婚姻法》的角度来看,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从《合同法》的角度来看,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然而,应该区分对待,因为该协议是解除婚外恋情的协议,表明当事人的主动改过,不应被认定为违背公序良俗原则或侵犯“社会公共利益”。
至于陶某声称其支付的钱款是夫妻共同财产,但证据不足,周某可以用自己的个人财产支付。对于陶某要求刘某返还周某赠与的箱包、珠宝等物品及77331.90元现金,没有相关证据证明刘某从周某处获得了上述钱款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