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2-30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工作,提高司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查封、扣押、冻结的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及其孳息以及从其他办案机关接收的财物及其孳息,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及其孳息、供犯罪所用的财物、非法持有的违禁品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及其孳息。
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财物,应当予以查封、扣押、冻结,并依法处理。
人民检察院查封、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财物,必须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不得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凡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都应当及时进行审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内予以解除、退还,并通知有关当事人。
严禁以虚假立案或者其他非法方式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对涉案单位违规的账外资金但与案件无关的,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可以通知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其上级单位处理。
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应当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所扶养的亲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和物品,减少对涉案单位正常办公、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影响。
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及其孳息后,应当及时按照规定进行移送与接收。移送和接收涉案财物的程序和要求在本章中进行了详细规定。
人民检察院应当如实登记并妥善保管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及其孳息。
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及其孳息,除按照有关规定返还被害人或者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以外,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上缴国库或者作其他处理。法律和有关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诉讼过程中,对权属明确的被害人合法财产,凡返还不损害其他被害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及时返还。权属有争议的,应当在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由人民法院判决时一并处理。
人民检察院作出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决定或者收到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对涉案财物进行处理。
根据案件管理部门的规定,办案部门在处理由案件管理部门保管的涉案财物时,需要持有经检察长批准的相关文书或报告前往案件管理部门办理出库手续。对于存入唯一合规账户的涉案款项,办案部门在办理出库手续后,需要持有经检察长批准的相关文书或报告前往计划财务装备部门办理提现或转账手续。案件管理部门或计划财务装备部门对于符合审批手续的涉案财物,应当及时办理。
对于根据本规定第十条第二款和第十二条规定未移交案件管理部门保管或未存入唯一合规账户的涉案财物,办案部门应当在经检察长批准后的规定期限内及时处理。
根据有关规定,对于涉案财物,应当根据不同情形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一)对于因犯罪嫌疑人死亡而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的情况,根据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应当按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中关于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规定办理。对于不需要追缴的涉案财物,应当根据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期限及时返还犯罪嫌疑人或被不起诉人的合法继承人;(二)对于因其他原因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的情况,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需要没收的,应当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中关于撤销案件时处理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的规定提出检察建议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对于未认定为需要没收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的涉案财物,应当根据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期限及时返还犯罪嫌疑人或被不起诉人;(三)对于提起公诉的案件,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后,对于冻结在金融机构的涉案财产,应当由人民法院通知该金融机构上缴国库;对于查封、扣押且依法未随案移送人民法院的涉案财物,人民检察院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上缴国库;(四)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起诉意见书中未认定为与犯罪有关的涉案财物;提起公诉的案件,起诉书中未认定或起诉书认定但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中未认定为与犯罪有关的涉案财物,应当根据本条第二项的规定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或及时返还犯罪嫌疑人、被不起诉人、被告人;(五)对于需要返还被害人的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返还。
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协调配合,共同研究解决涉案财物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司法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对于应当返还被害人的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如果无人认领,应当通过公告通知的方式进行。公告满六个月无人认领的,应当依法上缴国库。上缴国库后有人认领且经查证属实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退库予以返还。如果涉案财物已经拍卖或变卖,应当退还相应的价款。
对于贪污、挪用公款等侵犯国有资产犯罪案件中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除人民法院判决上缴国库的情况外,应当归还原单位或原单位的权利义务继受单位。如果犯罪金额已经作为损失核销或原单位已不存在且无权利义务继受单位的,应当上缴国库。
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应当依法上缴国库或返还有关单位和个人。如果涉案财物产生了孳息,应当一并上缴或返还。
人民检察院监察部门应当对本院和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涉案财物工作进行检查或专项督察,每年至少一次,并将结果在本辖区范围内通报。如果发现违纪违法问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受案审查、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检察业务考评等方式对本院和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涉案财物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如果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及时处理。
案件管理部门在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中,如果发现办案部门或办案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可以进行口头提示;对于违规情节较重的,应当发送案件流程监控通知书;如果认为需要追究纪律或法律责任的,应当移送本院监察部门处理或向检察长报告:
(一)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与清单不一致,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说明的;(二)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时,未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密封、签名或盖章,影响案件办理的;(三)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后,未及时存入唯一合规账户、办理入库保管手续,或未及时向案件管理部门登记,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说明的;(四)在立案之前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或未依照有关规定开具法律文书而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五)对明知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或对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财物仍不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或不予退还的,或应当将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返还被害人而不返还的;(六)违反有关规定,在诉讼程序依法终结之前将涉案财物上缴国库或作其他处理的;(七)在诉讼程序依法终结之后,未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依法处理涉案财物,经督促后仍不及时、依法处理的;(八)因不负责任造成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丢失、损毁或泄密的;(九)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调换、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的;(十)其他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的情形。办案部门在收到案件管理部门的案件流程监控通知书后,应当在十日以内将核查情况书面回复案件管理部门。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公诉、控告检察、刑事申诉检察等部门如果发现本院办案部门有上述情形,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规定履行监督职责。案件管理部门如果发现办案部门有上述情形,并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案件办理所处的诉讼环节,告知侦查监督、公诉、控告检察或刑事申诉检察等部门。
人民检察院在查封、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财物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信息查询和公开工作,并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行使权利提供保障和便利。如果涉案财物处理涉及善意第三人等案外人,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应当告知其相关诉讼权利。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人民检察院的查封、扣押、冻结不服或对人民检察院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决定中关于涉案财物处理部分不服的,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的有关规定提出申诉或控告;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部门对申诉或控告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受理和审查办理,并反馈处理结果。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中,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对涉案财物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就财物处理部分提出上诉,被害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依照有关规定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
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在办理国家赔偿案件过程中,可以向办案部门调查核实相关查封、扣押、冻结等行为是否合法。如果国家赔偿决定对相关涉案财物作出处理,有关办案部门应当及时执行。
人民检察院查封、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财物时,应当接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查封、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财物工作中违反相关规定的,应当追究纪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导致国家赔偿的,应当依法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涉案财物的保管、鉴定、估价、公告等支付的费用应当列入人民检察院办案(业务)经费,不得向当事人收取。
本规定所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本规定所称有关主管机关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以及对有关违禁品、危险品具有行政管理、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权限的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
本规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5月9日公布的《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工作规定》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