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1-0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法院两年前的判决结果不服时,不能进行反诉。反诉的期限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如果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将被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将不组织质证,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
如果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反诉是本诉的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的独立的反请求。因此,反诉的原告即是本诉的被告,反诉的被告即是本诉的原告。可以说反诉的当事人是特定的,并且在诉讼中的地位具有双重性。
反诉具备诉成立的要件,是一种独立的诉讼。虽然反诉是在本诉的诉讼程序中被告向原告提出的反请求,但它并不因此必然依赖于本诉而存在。被告提出的反诉本身具备起诉的要件,因此即使本诉撤回,反诉也能够独立存在,并且可以作为独立的案件由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判。
反诉的起诉能使本诉失去意义,吞并或抵消原告的诉讼请求。反诉的目的是对抗原告的请求,以达到抵消或抑制原告权益的目的。
提起反诉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反诉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