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2-21
1. 工商营业执照、烟草零售许可证的主体均为发达商店,烟草证上的经营人不能改变发达商店的法律性质。
2. 普通经营权转让的合法效力得到公诉方和合议庭的认可。
3. 根据民诉法司法解释46条,如果营业执照上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应将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作为共同诉讼人。这说明在民事法律中,认同实际经营者与登记经营者不同的情况。
4. 该案中,非法经营罪的基础是借证经营香烟,无法完全忽视民事法律的影响。民事行为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该案是否构成罪行。
5. 烟草零售经营权的转让是合理的,理由如下:
(1) 该店的经营权实际上包括烟草经营权,后来店的经营权与烟草的经营权已经同一。
(2) 烟草零售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都是行政许可,两者的法律性质完全一样。
(3) 烟草法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都没有规定借证经营的事项。
(4) 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属于规章,其规定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事项,无论从层级上还是从规范的性质上来看,都不能否定经营权的转让效力。
(5) 行政许可法规定不允许转让行政许可,但本案中烟草零售许可证并未转让给被告人,只转让了经营权。
(6) 如果烟草零售许可证上的权利主体是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转让?是否构成犯罪?实际上道理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性质不同而导致法律定性不同。
6. 从订货、收货、销售的流程来看,被告人的经营方式和有证经营一样。
7. 被告人应被认定为有证经营,第一节事实应从犯罪数额中剔除。
1. 被告人借证经营时间长达三年,烟草公司完全有条件也有可能发现这种情况并予以纠正。
2. 证人证言表明,从2006年10月起,证人就知道被告人不是经营者,并且每周去一次。
3. 另一证人证言表明,证人向其反映过上述事项,而证人是烟草公司在该片区的稽查人员,实际上代表着烟草公司进行管理。
4. 无论是否是亲戚关系,烟草公司都明知实际经营者不是冯荣玲本人,亲戚关系并不影响法律的定性。
5. 烟草公司在订货时也明知不是被告人本人,因为根据供述,定货大多是第一被告在操作,而被告人是女性。
6. 如果烟草公司适时提醒,被告人的犯罪数额不会那么大,如果及时制止,也不会发生今天的犯罪。两被告人都有资格申领零售执照,如果及时提醒,两被告完全有条件及时申领执照。
7. 烟草公司明知被告人借证经营仍然持续提供香烟,个人认为属于一种纵容。而在纵容之后又进行严厉打击,显得不公平。所有错误都由被告人承担。
1. 对于像被告人这样的情况,如果该案定罪量刑,将对类似群体产生重大影响。烟草公司也可以对任意一个借证户进行打击并追究刑事责任。这可能会对家庭甚至地区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与和谐社会的宗旨相冲突。
2. 烟草体制目前仍然比较特殊,公司和专卖局两个牌子,一套班子。既是市场主体,又是行政执法者,政企不分。这种情况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盐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已经实施近二十年,许多规定已经不适应目前的情况。
3. 目前的改革趋势是逐渐打破垄断体制,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盐业体制改革已经开始。作为法律工作者,应站在改革的趋势上,做出明智的判决。
4. 某高院规定超过二十五万即属于情节特别严重,但最高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只是为了给下级法院留有空间,行使自由裁量权。我们认为在最高法院未授权省级高院制定细则的基础上,某高院的规定仅供参考,不必然具有绝对的法律效力。建议贵院根据该案的具体情节、事实和社会危害性等综合认定是否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5. 有关法院的判决对本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北京丰台区人民法院在判决租证经营时,未将从烟草公司正规渠道进货计入犯罪数额。事实上,那起案件的被告人经营了十年,如果像本案一样处理,后果也将特别严重。浙江嘉善法院认定儿子儿媳使用婆婆许可证为有证经营,并作出无罪判决。
6. 司法解释与法律的冲突问题,法律将有关事项明文规定为行政处罚,司法解释是否有权力将该事项升级为刑事处罚?这是否违反罪刑法定的精神?这些问题值得法律人深思。该罪是法定犯罪,一切处罚的依据都应来自违反的具体法律和行政法规。只有在具体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中规定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相关事实和法律,我们仍然认为被告人属于有证经营,至少第一节事实不构成非法经营罪。恳请合议庭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审慎、合法的判决。
以上意见,恳请合议庭采纳。
此致
XX人民法院
辩护人:范XX
二0XX年XX月XX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 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2. 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3.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4.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对于以上非法经营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