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2-16
本案涉及多名被告人,案情相对复杂。一审法院认定本案存在一个“犯罪体系”,但并未明确该体系的具体构成。通过对一审检察机关指控和一审法院认定事实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案中的16名被告人各自有各自的犯罪行为,并不能构成一审法院所认定的“犯罪体系”。对于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存在一些疑问:一是关键作用的“刘某”是如何处理的?二是被认定为“刘×生”的人是谁?其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澄清。
上诉人宾某并非像一审判决所认定的那样在非法销售烟草专卖品中又买又卖,他只是为了帮助同行完成销售任务,起到中间介绍的作用,并未获利。即使按照判决书所认定的事实,宾某并未在购买时支付款项,也未在销售时收到钱款,甚至运输卷烟的司机也不是他雇佣的。因此,宾某与其他16名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不能联系起来,他应被认定为从犯。一审法院错误地认定宾某为主犯,希望二审法院予以纠正。
本案为非法经营罪,犯罪目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然而,在本案中,宾某并未获得任何利益。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也是核心事实,应该得到正确认定,而不应被忽略。一审法院对宾某的定性不准确,量刑也存在错误。希望二审法院能够重视并进行正确的认定。
一审判决认定刘×梅、刘×滔、宾某、张××在本案中起主要作用,然而在量刑分析中,法院认为宾某在庭审中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所认识,应予以从轻处罚。然而,最终判决中,宾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这是所有16名被告人中最重的刑罚。这种评判与量刑不一致的做法是错误的,希望二审法院能够予以改正。
一、宾某属于从犯,应从轻处罚;二、宾某未获得任何利益,可从轻处罚;三、宾某是初犯、偶犯,主观恶性相对较小,可从轻处罚;四、宾某有良好的认罪和悔改表现,可从轻处罚;五、本案存在特定背景,即卷烟销售是在烟草专卖行业中进行,为了帮助同行完成销售任务,可从轻处罚。
综合以上分析,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量刑偏重,判决不公,严重违反了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希望二审法院重新审理本案,正确认定事实,对宾某进行从轻、减轻判处适当的刑罚。辩护人认为,宾某可以回归社会,不会再对社会造成危害,对所居住的社区也不会有重大不良影响,符合刑法第七十三条的缓刑适用条件。请求二审法院对宾某宣告缓刑。
此致
XX市中级人民法院
辩护人:XX律师事务所律师XX
二Oxx年月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