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判决书是否有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判决书法律知识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判决书是否有用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3-10

 
186333
很多人为了获取一些非法利益往往会不择手段,其中有一种最为常见的就是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从而来获得高额的利润,但是这种行为在我国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实施这种行为,就会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受到法律的制裁,那究竟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判多久呢,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判决书是否有用?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判决书的重要性

一、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刑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将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和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处罚。

二、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构成要件

1.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未满16周岁的人不具备成为本罪主体的条件。2. 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要求犯罪人具有故意,而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本罪。根据著名刑法学者赵秉志教授的观点,这里的故意应该被界定为直接故意。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是明知故犯的,犯罪人希望组织和出卖行为能够顺利进行。组织行为本质上对法益具有侵害性,与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希望”-积极追求危害后果的心态是一致的。相反,“放任”则持有一种被动的心理态度,与“组织行为”的积极性相冲突。因此,将故意界定为直接故意更为合适。3. 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具有双重性。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既侵犯了器官出卖者的身体健康权,也危害了国家关于器官移植的医疗管理秩序。一方面,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者将他人的器官视为商品进行买卖和交易,损害了他人的身体健康完整权。虽然该罪成立的前提是必须得到器官出卖者本人的同意,但这并不能掩盖该组织行为的违法性。人体器官作为本罪的犯罪对象与市场交易物品不同,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是无价的。对人体器官进行买卖也是对社会风俗的侵害。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器官移植有明确规定和程序来保障。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不利于医疗管理秩序的维护,破坏了这种秩序。

三、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组织他人进行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在这里,需要对“组织”、“出卖”和“人体器官”三个词进行分析,这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
延伸阅读
  1.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遂如何判刑
  2.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遂怎么量刑?
  3. 自愿的精卵交易合法吗,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4.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辩护词
  5. 什么是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刑事文书热门知识

  1.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自诉适用情况
  2. 如何辩护自己不是包庇罪
  3. 自诉案件中的“私了”及其法律意义
  4. 自诉案件的程序
  5.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书写方式
  6. 行政裁定书范本: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或驳回申请
  7. 自诉案件起诉的条件
刑事文书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