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仲裁期限和诉讼时效一样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诉讼期间法律知识

经济仲裁期限和诉讼时效一样吗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1-01

 
186101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从事经济活动容易发生纠纷,或者是公民之间的财产纠纷等等,这样的话是可以申请法院起诉的。那么,经济仲裁期限和诉讼时效是一样的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经济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经济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在计算起点和中止中断规则上存在不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济仲裁时效的计算应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开始。同时,商事仲裁和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也适用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

中止和中断规则

在经济仲裁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利,仲裁时效将中止。一旦中止原因消除,仲裁时效将继续计算。另外,当权利人提出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行为时,可构成仲裁时效的中断,中断发生后,仲裁时效将重新开始计算。

诉讼时效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此外,根据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1. 要求赔偿身体受到伤害的;
  2. 未声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的;
  3.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诉讼时效的含义和效力

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没有行使权利的情况下,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规定。

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强制义务人履行其承担的义务。然而,在诉讼时效期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要求将不再受到法院的保护。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满后,虽然义务人可以拒绝履行其义务,但权利人的请求权仅受到障碍,权利本身以及请求权并不会消失。

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满后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旦受理后,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并且能够查明没有中止、中断或延长的情况,法院将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而应当受理并支持其诉讼请求。

延伸阅读
  1. 工伤保险待遇补差额属劳动争议吗
  2. 劳动仲裁输了可以打几年
  3. 没有劳动合同拖欠工资诉讼时效怎么算
  4.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断
  5. 劳动关系解除后追讨拖欠工资有时效限制吗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和解不再侦查吗
  2.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怎样进行
  3. 律师见嫌疑人期间要做什么
  4. 嫌疑人朋友可否委托律师
  5. 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
  6. 刑事诉讼代理人可以是朋友吗
  7. 开庭后申请回避是否也可以呢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