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变化及特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辩护法律知识

新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变化及特征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7-24

 
186026
【新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变化及特征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0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证据的真实性与相关性

一、证据的真实性

证据的真实性是指作为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的证据应当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发生后,会在客观外界留下物品或痕迹作为证据。然而,人们对物品或痕迹的反映仅属于经验事实,并不能完全反映客观存在。因此,法律规定,书证应提交原件,物证应提交原物,所有证据材料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二、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虽然真实性是证据的重要特征,但仅有真实性的证据材料还不能成为证据,还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与案件情况没有联系的客观事实,不能起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作用。证据与案件事实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因果联系是最主要的联系。只有与待证事实有联系的证据材料才具有关联性,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三、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的合法性指提供证据的主体、证据的形式和证据的收集程序或提取方法必须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证据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证据必须是法定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收集的。收集证据必须依法进行,合法收集的证据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通过违法手段获得的证据不能采用。(二)证据必须具备合法的形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有八种: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凡是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就不能视为合法证据。(三)证据必须有合法的来源。如果证据的来源不合法,就不能用作定案的根据。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证据规定
  2. 刑事诉讼证据的能力与证明力
  3. 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4. 简要叙述刑事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
  5. 未成年寻衅滋事罪的刑事判决标准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法制科可以撤销案件吗
  2. 刑事和解不再侦查吗
  3. 中院维持原判怎么申诉
  4. 法院判错案去哪里申诉
  5. 嫌疑人朋友可否委托律师
  6. 父亲判刑会影响儿子政审吗
  7. 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