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有关回避的相关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检察院有关回避的相关规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2-18

 
18575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类刑事案件是有立案侦查权的,而刑事案件是有回避制度的,司法人员要遵守回避制度,那么检察院回避有什么相关规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检察院处理刑事案件的回避规定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的回避原则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检察院在处理刑事案件时,适用刑事诉讼法的回避规定。如果检察人员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应主动提出回避申请。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回避规定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以下是相关回避规定:

第二十四条:在受理举报和办理案件过程中,检察人员发现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或第三十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时,应主动提出回避申请。如果未能主动提出回避申请,人民检察院应决定其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检察人员回避。

第二十五条:检察人员主动回避时,应书面或口头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的,应记录在案。

第二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应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依法申请回避的权利,并告知办理相关案件的检察人员、书记员等人员的姓名、职务等相关情况。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检察人员回避时,应书面或口头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的,应记录在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经过审查或调查,人民检察院认为检察人员符合回避条件的,应作出回避决定;不符合回避条件的,应驳回申请。

刑事回避制度的分类

根据回避适用对象的不同,刑事回避制度可分为司法人员回避制度和非司法人员回避制度。司法人员回避制度指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司法人员不得参与该案的诉讼活动。非司法人员回避制度指鉴定人、书记员等人如果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不得参与本案的诉讼活动。

根据回避方式的不同,刑事回避制度可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自行回避指侦查、检察、审判等人员在发现自己存在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提出不参加该案的诉讼活动。申请回避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办案人员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具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之一时,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不参加或退出本案的诉讼活动。指令回避指应当回避的人员,本人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时,有关组织或个人发现后应决定其回避。

根据回避理由的不同,刑事回避制度可分为有因回避制度和无因回避制度。有因回避制度要求在提出回避申请时,必须说明理由,并由有关组织或个人进行裁决。如果申请被同意,被申请者则不得参与或退出该案的诉讼活动。无因回避制度则是一种不需要附带理由的回避制度,只要当事人一方提出回避申请,该申请必须被接受,被申请人应回避。

延伸阅读
  1. 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更换律师吗
  2. 属于检察官职权范围内决定的事项,是谁签发
  3. 挪用特定款物罪立案标准的最新解读
  4.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法律定义及解释
  5. 属于人民检察院立案管辖的范围的案件有哪些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高院发回中院再审通过审委会审查才能判决吗
  2. 民事案件发现新证据可以申请再审吗
  3. 下级人民检察院纠正意见正确如何处理
  4. 刑事附带民事的案子一般多久
  5.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6. 一审二审终审后还能抗诉吗
  7. 小额速裁如何转普通程序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