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1-02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实行社区矫正的对象包括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的措施。通过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确保他们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办法。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行未减刑的罪犯一律收监执行。如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主管司法机关审查批准。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计算在刑期以内。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应收监执行;如刑期已满,则应及时释放。
1. 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于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罪犯,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规定的,应及时收监执行。
2. 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哺乳期限按婴儿出生后1年计算。
3. 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