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2-13
立案侦查是指在发现犯罪事实后,为了追究刑事责任而进行的案件立案和侦查工作。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就需要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是国家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授权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一定程度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方法。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措施。这五种措施按照强制力度由轻到重进行排序。
拘传适用于未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通常情况下,拘传适用于经过依法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但是,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需要传唤才能使用拘传。公安司法机关可以直接使用拘传,根据案件情况,必要时可以适用。
取保候审适用于以下情况: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侦查和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符合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被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是否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法院或检察院决定。
拘留适用于犯罪嫌疑人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在逃或可能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的情况。只有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决定是否拘留。拘留的执行权仅属于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
逮捕是指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并且证据已经查证属实,证明罪犯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逮捕也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中的一个。逮捕适用于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等措施尚不能防止社会危险性,但有必要采取逮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