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公诉案还是自诉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公诉案还是自诉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9-14

 
185371
【过失致人死亡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我们常说的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其实是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主体、客体、主观方面以及客观方面。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犯罪在这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也是不太一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性质及起诉范围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刑事犯罪,可以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或由被害人自行起诉。

公诉案与自诉案的区别

如果行为人承担了刑事责任并且司法机关已经启动了相应的程序,那么这属于公诉案范围。在公诉案中,除了刑事责任外,还可以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只涉及民事赔偿,那么被害人需要自行起诉。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要件

客体要件

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指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利。这一权利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对其予以保护,刑法应当贯彻宪法的原则。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法的制裁。刑法第232条规定了故意杀人罪,而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在本条款中规定。

客观要件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通过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要构成这一罪名,客观方面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要素:

  1. 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前提条件。
  2. 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故意的,但对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预见是不存在的,属于过失行为。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主动过失和被动过失两种情况。
  3. 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被害人的死亡是由行为人的行为所致。这里的死亡包括当场死亡以及因伤势过重或在当时没有救活条件下经抢救后死亡。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他人重伤,但由于其他原因(例如医生未采取积极抢救措施或伤口处理不当导致感染)导致被害人死亡,那么行为人只应承担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

主体要件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体要件适用于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该罪。年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体。首先,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社会危害性来看,该罪都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其次,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备一定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未成年人年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由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知识水平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以及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他们属于受限制行为能力(包括责任能力)的人,法律上不要求他们对过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在本次刑法修订中,第17条明确将年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中的“杀人罪”界定为“故意杀人罪”,这也是有其原因的。

主观要件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行为,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这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而根据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行为时,对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是应当预见的。根据一般人的能力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应该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但由于疏忽大意导致未能预见,从而导致严重的危害结果发生,行为人应当对此结果负有法律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但却过于相信自己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因此产生了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责任,但却没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行为人应当对因过于自信而造成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过于自信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是不同的。

延伸阅读
  1. 过失致人死亡判多少年及其判刑标准
  2. 过失杀人的判刑
  3. 怎样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4. 铲车司机因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拘,是否涉嫌间接故意杀人
  5. 开玩笑笑死邻居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新刑法盗窃罪立案标准
  2. 职务侵占谅解与不谅解在量刑上相差好多
  3. 被检察院带走是带去哪
  4. 六旬老汉六岁猥亵女童,检察官‘零口供’提起公诉
  5. 微信骗红包多少立案
  6. 尸检报告多久能出来
  7. 律师可以给犯罪嫌疑人看证据材料吗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