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立案标准是否包括滞纳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逃税罪立案标准是否包括滞纳金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5-01-08

 
18526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义务人应尽的法定义务,如果纳税人有偷逃税务行为的,要承担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那么逃税罪立案标准包不包括滞纳金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逃税罪立案标准是否包括滞纳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逃税罪的计算不包括滞纳金,只计算未如实申报的纳税额,如果偷税金额超过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且超过一万元,将构成逃税罪。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该解释第一条规定,如果纳税人进行以下行为之一,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偷税金额超过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且超过一万元,将根据《刑法》第201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1. 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2. 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
  3. 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
  4.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5. 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扣缴义务人如果实施上述行为之一,未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金额超过一万元且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将根据刑法第201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果扣缴义务人书面承诺代纳税人支付税款,应视为“已扣、已收税款”。

如果实施上述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行为,偷税金额不超过五万元,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前已足额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且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第二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用于记账的发票等原始凭证的行为,应视为刑法第201条第一款规定的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记账凭证的行为。

如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应视为刑法第201条第一款规定的“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

  1.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已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或扣缴税款登记;
  2. 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书面通知其申报;
  3. 尚未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扣缴税款登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经税务机关书面通知其申报。

刑法第201条第一款规定的“虚假的纳税申报”,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提交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

刑法第201条第三款规定的“未经处理”,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五年内多次实施偷税行为,但每次偷税金额均未达到刑法第201条规定的构成犯罪的金额标准,且未受行政处罚。

如果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因同一偷税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并被移送起诉,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根据法定罪并判处罚金的情况,行政罚款可抵扣罚金。

延伸阅读
  1. 通过事实证据到法院举报律师行为,将导致其失去辩护资格
  2. 非法改变土地性质罪的立案标准
  3. 诈保未遂的法律处理及其对治安的影响
  4.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被抓能开庭吗
  5. 虚假出资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3.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4.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5. 失火罪的刑罚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