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2-08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寻衅滋事罪的主犯将根据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受到处罚。具体的刑罚将根据犯罪情节而定,例如对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情况,将处以5至10年的有期徒刑。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被视为主犯。共同实施犯罪的三人以上形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被称为犯罪集团。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将受到集团所犯全部罪行的处罚。对于不符合上述规定的主犯,应根据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进行处罚。
寻衅滋事罪的行为包括以下情况:随意殴打他人且情节恶劣、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且情节恶劣、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且情节严重、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且造成严重混乱。对于破坏社会秩序的上述行为,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
如果纠集他人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将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同时处以罚金。
主犯与首要分子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1. 交叉关系:大多数首要分子都是第一类主犯。然而,也存在一部分主犯不是首要分子的情况,即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2. 区别:主犯是相对于从犯而言的,主犯必须有从犯存在。在一起聚众犯罪中,如果刑法只追究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即只有首要分子构成犯罪,那么此时的首要分子就不是主犯。例如,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对于聚众“打砸抢”,毁坏或抢走公私财物的行为,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以看出,首要分子才构成犯罪,此时的首要分子就不是主犯。
主犯的划分是根据犯罪分子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的,是与从犯相对的。在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如果犯罪分子起组织、策划、指挥等主要作用,并且刑法同时追究其他参加者的刑事责任,那么这些犯罪分子既是主犯又是首要分子。在一般的共同犯罪中,如果犯罪分子起主要作用,仍然可以构成主犯,也就是说主犯不一定都是首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