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10
犯罪事实是指与犯罪构成相关的事实。这不仅包括犯罪构成要素的事实,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主体、犯罪主观等,还包括与犯罪构成要素相关的事实,如犯罪分子在犯罪前后的行为表现。
犯罪性质指的是犯罪的本质属性,表现为犯罪罪名。在考虑是否适用驱逐出境时,应考虑对犯罪分子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如间谍罪;严重的经济犯罪,如伪造货币罪;严重的治安犯罪,如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等。对于因过失造成危害结果构成犯罪的犯罪分子,如因疏忽大意造成交通肇事罪的,可以不适用驱逐出境。
犯罪情节可以揭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在考虑是否适用驱逐出境时,应考虑犯罪情节。一般来说,对于累犯和其他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犯罪分子,应考虑适用驱逐出境;对于初犯、自首的犯罪分子以及其他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适用驱逐出境。
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指的是犯罪行为对社会关系造成的损害程度。它包括犯罪事实、犯罪性质和犯罪情节所反映的社会危害性,是决定是否适用驱逐出境的主要依据。对于评估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应以犯罪事实、犯罪性质和犯罪情节为基础,同时考虑社会形势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对于社会危害程度较大的犯罪分子,应考虑判处驱逐出境;对于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判处驱逐出境。